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成功举办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成立十周年大会暨第27期思维发展型课堂现场(海口)观摩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中小学教师以思维教学为抓手实现“五育融合”的教学科研能力,2024年3月11日,由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思维训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共同承办,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协办召开的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成立十周年大会暨第27期思维发展型课堂现场(海口)观摩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小学部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以“思维教学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省市的中小学校长、各学科教研员和各学科老师等,共计500余人参加。
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副校长张莉主持
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思维训练研究中心主任董艳代表活动主办方致开幕词。董院长首先对此次来参加思维发展型课堂观摩会的全国各地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她殷切希望所有参会的老师们能享受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独特魅力,满载而归。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吴允秀代表活动承办方致辞,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而不断探索,为推动学校教育和海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断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陆炳荣校长作为东道主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绩,也强调课堂教学要以思维工具为抓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陆校长表示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会充分发挥科研协作共同体作用,和省内外兄弟学校携手共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做贡献。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的发起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赵国庆致辞。随着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十周年的成立,赵教授感慨道联盟十年发展以来的不易,联盟现有的成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更是大家不断研究和努力探索的胜利果实。
主会场的精彩瞬间
小学语文会场
教师上课
小学语文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莫然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朱智超老师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为课题开展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园白石洲学校副校长张建伟评价两节语文课都实现了本单元“读故事,明寓意”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具备逻辑性,特别是莫然老师的流程图和朱智超老师的双气泡图为学生搭建了恰当的思维支架,有意识地进行了由具体到抽象思维的培养。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冉茂娟认为两位老师通过思维图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了主动思考的欲望,思维工具教学生抓关键词,将散落的知识结构化,在品悟故事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另外,冉老师还提出要建设错误悦纳型课堂,建议两位老师可以大胆放手学生多说多做,给予学生更多的挑战与尝试。
分会场的精彩瞬间
小学数学分会场
教师上课
小学数学分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的王卓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小学部的王梦依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为课题开展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上海市松江区岳阳小学校长张剑指出,两节课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了思维可视化,学生通过不同的割补法,自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海口市教育培训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秀芝表示,要实现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做到“一比较、二反思、三回忆”,并指出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情境引入,引起冲突→经历过程,发展思维→观察对比,发展推理→回顾梳理,建构模型”的授课模式。
小学英语分会场
教师上课
小学英语分会场由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的王环宇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夏雪婷老师以四年级英语外研版(三起)《Module 4 Unit 1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为课题进行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两节课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余姚实验学校校长董长华和海南省教育培训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李立新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专家们一致给予两位授课教师高度评价,两位授课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圆圈图、双气泡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带领学生厘清了文本思路,尝试“分散思维-聚合思维-思辨思维”的思维教学方法。完成了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迈进。
小学思维分会场
教师上课
小学思维分会场由两节课组成:来自上海市松江区岳阳小学的高玮琦老师带来的三年级思维可视化课程《我的植物朋友——认识圆圈图》,来自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的陈晓婷老师带来的五年级创造性思维课程《转化问题及其实践应用》。
专家点评
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和西安凤景小学校长孟瑀分别对两节课例进行评课点拨。两位专家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们的教学基本功,高老师的思维课堂将隐形思维可视化,课程内容设计贴合城市特点,评价语言能够极好地引导学生思维;陈老师的思维课程将问题设计有梯度,能够流畅地引导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为城市建设提出建议。
初中数学分会场
教师上课
中学数学分会场由来自北京市八一学校的任心玥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林牧老师以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基于此课题设计了两堂风格鲜明、精彩纷呈的数学课。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式教学研究中心秘书长李思琦和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初中数学教研员房一登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评课点拨,评课专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课堂的导入部分十分新颖,有创新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林老师的课堂结合了海南当地的文化特点设置问题,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任老师用思维导图贯穿整个课堂,使整节课的脉络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两位评课老师同时建议: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数学课堂丰富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魅力。
初中物理分会场
教师上课
中学物理分会场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的张瑶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杨清雅老师带来的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为内容的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中学物理教研员赵东明和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潘跃金主任分别对两节课例进行评课点拨。评课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专业基本功,张老师问题设计有梯度、任务设计合理,作业设计符合课标要求;杨老师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得也很到位,实验设计巧妙,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严谨,实验数据分析过程完整,使教学过程直观了当;两节课例充分体现了物理思维发展和深度学习的特点。
初中历史分会场
教师上课
中学历史分会场由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的回忆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何丹老师以《对外开放》这一课进行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志英和海口市教培院中学历史教研室骨干教师王晓佼在课后进行评课点拨。两位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教态亲切,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分会场
教师上课
高中物理分会场由南宁市第二中学磨花丽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冯海燕老师以《抛体运动的规律》为内容进行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课程讲授后由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龙陶陶和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教师、海南省物理学科带头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张华为课程进行评课点拨。专家们给予两位授课老师极高的评价,两位老师的课程都体现出了对思维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逻辑思维、整体思维,同时都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核心理念,体现出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特色。
高中数学分会场
教师上课
高中数学分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何晚秋老师与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荣小丽老师就《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一课进行同课异构。
专家点评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区主任、中国地质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杨宝华和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高中数学教研员陈昕对两节课进行点评,高度肯定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设计,立足新课标,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概念生成的过程,重视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两位专家也提出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校长论坛
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严晓梅的主持下,围绕“迎合还是背离?——‘双减’背景下的思维发展型课堂”主题,来自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校长王鹏飞、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四位校长为参会的校长和教师们分享了来自开展思维发展型课堂学校的经验和鼓励,以及本校十年来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发展经验,介绍了承办年会和现场会对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影响,明确了构建思维型发展课堂的意义和思考未来发展中会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将思维发展型课堂与学校文化、课程设置等相结合,形成学校的特色等难题,这些全面而深入的讨论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
特邀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东升作主题报告《基于思维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他结合自己个人专业成长之路,鼓励老师们老师要注重教育培训,成为名师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名师的成长关键在于培养思维能力,认准一个方向去努力,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年轻教师要多学会实践,学会学以致用他人之观点,最后再形成自己的新思维教学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国庆教授在作《促进知识深度理解和高阶思维发展的显性直接教学》报告中提出了利用显性直接教学法探究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深入研究对比该方法之下正反观点的不同,可以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视化地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高阶思维的发展,以更好地加速教师发展的进程。
闭幕式
赵国庆教授和陆炳荣校长为本次观摩会的授课老师们颁发观摩课证书并合影留念。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小学部王梦依老师作为执教教师代表发言
上海市松江区岳阳小学副校长张丽花作为参会教师代表发言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发起人赵国庆对大会进行总结,他提出: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思维发展能力,“认知建模”就是课堂的“供给侧改革”。开展思维发展型课堂,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给教学工作不断地提质增效,将助推思维发展型课堂迈向更高的台阶。
本次观摩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们都表示参加此次会议受益匪浅,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实践探索,为广大青年教师树立了新的典范,提供了不少全新优良的教学范例。相信在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会更加迅速,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会得到提升。